日期:2022年06月17日
       北京报道称, 2014年中欧基金率先实行业务分部, 随后“分部制”成为行业通行做法, 被认为是中小基金公司“弯道超车”的利器”。如今五年过去了, 曾经轰轰烈烈的事业部也渐渐沉寂。几千万的奖金是一场闹剧, 因为公司不给;市场低迷时, 业务部门入不敷出, 毫无用处。 “万能丹”失败了, 分工制度在这种惨淡的现实下不可避免地成为众矢之的。中欧基金的起源是基金分工, 中欧基金是绕不开的。不过, 近两年, 无论是宣传还是采访, 中欧基金似乎对分工的表述都含糊其辞。一位业内公开募捐人士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 如果2017年之后, 董事长窦玉明接受采访或公开讲话, 会发现自己很少提及业务部。刘建平总经理一直说事业部是重组的一部分, 现在他经常提到传统的造星已经成为过去, 开始强调平台的优势。这或许是中欧基金正在改变企业管理的某种信号。作为第一家实行事业部的基金公司, 中欧基金一度被认为是事业部改革成功的典范。数据显示, 2014年重组前, 中欧基金公募规模不足200亿元。重组后不到两年, 截至2016年底, 资产规模达到776.8亿元。剔除货币基金规模后,